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总部的变迁(2)

来源:水利水电技术报导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办公地了,只好让他们“合署办公”。更棘手的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的拓宽,管理的精细,每个部门不免要增加人手,本来工位就安排得十分紧
办公地了,只好让他们“合署办公”。更棘手的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的拓宽,管理的精细,每个部门不免要增加人手,本来工位就安排得十分紧凑,这样一来,就更挤了。 这样的办公条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公司联手同在园区的兄弟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购置了位于园区N区的葛洲坝大厦。公司“住所”也从成飞大道1号迁到了广富路239号。 葛洲坝大厦毗邻成都出城主干道,一栋12层的“Z”形大楼,建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楼顶上,“葛洲坝大厦”五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老远就能望见,成为青羊工业总部新的“地标”;“Z”的两侧,分别有红色的“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限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称,每当夜晚灯光亮起,显得格外耀眼。走进新办公楼,里面窗明几净,功能齐全,据说未来可满足500人的办公需求,可谓是充分考虑了两家单位的发展要求。里面硬件设施一流,员工餐厅为大家提供丰盛美食,企业文化展厅展示企业辉煌历史和美好愿景,多功能会议室、洽谈室、职工书屋、咖啡吧、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办公环境,也为树立企业形象提供了全新平台。 新的工作环境,新的起点,展示新的作为。总部的每一次变迁,都孕育着新的发展,新的希望。我们相信,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我们的“机电梦”一定能实现,而总部也会越变越好,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变越美! 一个机关,一个企业,哪怕是一个分公司、基层项目部,都要有一个总部,用来安放它或庞大或精干的办公机构。这个总部,可以是高楼大厦,也可以是因陋就简的活动板房;可以独栋,也可合购合租,甚至可以深入到住宅小区。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发端于白山黑水的吉林丰满,号称国际机电安装第一品牌。那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1958年,当时还不叫“公司”,而叫“水利水电机电安装第四工程处”,那时的“总部”怎么样,恐怕没有办法实地考证了。作为一个从事水电建设的基层施工生产单位,它的“总部”必须随着水电站的兴建而转战南北,如丹江口、黄龙滩。那个时候也没有活动板房,我估计茅草房、“干打垒”都充当过“处总部”的角色。作为千千万万个基层单位的总部,自然不可能成为历史文物而加以保护,因此当时的条件也没有留下可资佐证的照片。 余生也晚,当我还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玩泥巴的时候,包括公司前身“330指挥部安装团”在内的百万建设大军,正用最原始的农具、工具,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建设着现代化的水电站“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据说,1972年“安装团”刚组建的时候,除了原来的“四处”老班底外,还吸纳了全国各地从事机电安装的人员,正如毛主席所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据一位出生于葛洲坝建设时期的“葛二代”同事兼朋友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团部”是一栋老旧的4层楼房,一层8间,楼梯在中间,像以前学校常见的教学楼或学生宿舍。右侧是一个灯光篮球场,后面是一个大礼堂,也是电影场和舞厅。这个原“团部”后来成了大学生公寓。 而当我知道机电公司的时候,它早已经从“安装团”变成“安装分局”,再变为“机电安装公司”,后来成了“有限公司”。自然“团部”也正式成了“总部”。1980年,公司总部搬迁到了三江桥头的一栋5层办公楼。大门正对十字路口,远处是三江和西坝,但只有在楼顶才能眺望得到。两侧沿街布置,如果从空中看,整座办公楼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办公楼内的装饰却是朴实无华。从2004年起,我先是在它的“右翅近翅尖”处的工会,后来到“左翅翅根”处党群办公室工作。在这里,我第一次扛起摄像机,又第一次到三峡、水布垭、白莲河,远赴青海、广西、云南采访一线机电安装施工。虽然没能见证到公司开市场经济之先,走出葛洲坝,征广西天生桥,战海南大广坝的峥嵘岁月,却也见证了公司抢抓大流域、大机组,攀机电安装高峰,拓机组检修主业,闯塔筒制造新路,成就机电第一品牌的艰辛历程。 大约在2005年前后,宜昌市和葛洲坝集团公司酝酿对三江桥头片区进行改造。“办公大楼”免不了要拆除。那时候华东、华中的常规水电开发已经接近尾声,而四川、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的水电开发正方兴未艾。于是,公司提出“进军大西南,谋求大发展”的口号,下决心搬迁到“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这时已然是2007年年底了。 新的总部位于成都正西的青羊工业总部基地。刚搬来的时候,偌大的总部只有我们公司和少数几家企业,周围的配套并不完善,明明置身城内,感觉却有些遥远。但不知不觉中,园区的食堂就餐的人数增多了,食堂也由一变二,再变为三,园区道路上的汽车渐渐多了,空置的办公楼也都逐渐有人装修了,各类配套餐饮、零售、银行等服务企业也进来了,园区一片片地扩大。开始只有A、B两个区,我们在A区,到现在园区的26个字母编号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周

文章来源:《水利水电技术报导》 网址: http://www.slsdjszz.cn/qikandaodu/2020/0803/32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小小水文站 民族大家庭

水利水电技术报导投稿 | 水利水电技术报导编辑部| 水利水电技术报导版面费 | 水利水电技术报导论文发表 | 水利水电技术报导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水利水电技术报导》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